金税三期到底是什么?
金税三期系统是我国税收管理信息系统工程的总称通过互联网把工商、公安、税务、社保、质监、国统等所有行政管理部门全部打通,行政监管,一号连控。依靠大数据的外部信息支持可以把你企业报给所有政府部门的信息全部集中到一起;通过人工智能把税务稽核专家的判断思维和判断标准编写成代码植入金三系统,利用网络的“爬虫技术”去搜索每一家企业的信息。
可以说,金税三期的上线,给企业安装了无形的监控和电子眼,企业财务风险、发票风险、预警风险越来越大,传统的税务稽查已经有“人查”、“账查”全面进入了大数据税务稽查时代。
神一样的金税三期到底有多厉害呢?
每月初,税局都会通过金税三期系统和网上纳税申报系统对各企业的申报数据进行比对,比对不符的,该企业的税控设备就会被锁,导致无法对外开发票,这会严重影响企业的经营。要求企业对该情况做出解释,并查三年账。
并且税务机关还专门设立了“申报异常处理岗位”,专门负责增值税纳税申报比对异常的处理,只有等他确认了你企业申报的数据异常是合理范围后,才会给你的税控机解锁。
这个集合大数据评估与云计算功能的“金税三期”,几乎成了所有会计人的噩梦,企业申报的会计票据和税额有任何问题,几乎都逃不过它的法眼。因为这个近乎“妖魔”的系统,早已经对你的企业的利润、收入、成本、库存、应纳税额和银行账户全部都了如指掌。
1、企业利润
如果企业利润表中的利润总额与企业所得税申报表中的利润总额不一致,或者将利润少报一部分。金税三期大数据是可以得到企业所有的收入信息和成本信息的,然后再算出企业的利润不是很轻而易举吗?
2、企业收入
如果企业少记了销售收入或是隐匿了一部分销售收入。金税三期可通过成本和费用来对比企业的利润是否为负数,或是对比企业开具出去的发票,收到的货款数额以及卖出的商品,或者进一步通过大数据,查询与您交易的下游企业的相关账本数据,对比出异常。
3、企业成本
如果企业长期购进原材料或商品暂时入库,或是为了价格低一点而不索要发票,或是只提了费用而迟迟没有费用发票。金税三期只要对比企业的每一笔支出数额,相应的商品或服务以及对应的发票,三者应是一一对应的,若少了任何一项,都会被判定为异常。
4、企业库存
企业为了少缴一些税,只有购买数据而没有销售数据或者销售量少。金税三期可以对比企业供应链的上下游企业的数据,加上判断库存一直递增,几乎就可以判定您报的数据是有问题的。
5、应纳税额
金税三期可通过对企业的收入、成本、利润、库存、资产资本、国地税数据、往期税收数据等来判定企业应纳税额的异常。以下这些情况金税三期都能够识别出来:
(1)增值税额与企业毛利不匹配;
(2)地税附加税费与国税增值税对比不一致;
(3)期末存货与留底税金不匹配;
(4)应得税贡献率长期偏低;
(5)应收资本增资了,而印花税却为0;
(6)所得税贡献率长期偏低;
(7)应纳税额变动太大。
6、银行账户
企业销售了一批货物,货款也已进入到银行账户,收到的货款却迟迟没记入账中;或者企业取得了一些虚开的发票,而账户里面的资金却没有减少或减少额不匹配。对于这些情况,以前只要账本调整的好,是很难识别出来的。
可现在对于上述包括以下情况,金税三期都会进行分析并识别出异常:
(1)企业当期新增应收账款大于收入80%、应收账款长期为负数;
(2)预收账款减少但未计入收入、预收账款占销售收入20%以上;
(3)当期新增应付账款大于收入80%;
(4)当期新增其他应收款大于销售收入80%。
有的企业可能会问:金税三期这么严格,即使我的企业数据全部是真实的,也有可能在它的标准之下。
其实企业只要行的端坐得正,真实的、准确的、合法的经营、开具取得发票和做账并按时按规申报,即使是被金税三期查出所谓的异常也是不用担心的,毕竟它查出异常只是第一步,还会有专门的人员具体的来核实,不会那么草率就判定企业申报的数据作假!